來源標題:這支大學生科考隊:跨山河 采“百草”
這些天,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第六屆大學生中藥資源科學考察團隊(以下簡稱“科考隊”)學生在老師指導下,梳理從千里之外采回的珍貴中草藥標本、種子、藥材。這些樣本將于11月進入該校圖書館展廳,和前五屆科考學子帶回的成果一起,接受師生的參觀。
登上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山,翻過一望無際的黃土地,下車后徒步23公里……在整理樣本的過程中,暑期科考的經歷,再一次浮上隊員們心頭,讓他們心潮澎湃。
今年暑假,18名科考隊隊員前往甘肅甘南等地區(qū)調查特色中藥資源現狀和開發(fā)利用等情況,對當歸、黨參、黃芪、大黃和甘草等中藥資源栽培現狀進行系統走訪,為地方中藥資源開發(fā)保護、地方中藥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提供基礎資料。整個考察行程超5000公里,采集藥用植物標本2000余份,收集珍貴種子34份、特色藥材41種、引種栽培38種,拍攝記錄下10萬余張照片、200余段視頻。
6年來,從大別山區(qū)到安徽南部,從新疆基層到甘肅甘南地區(qū),每一名科考隊隊員懷揣著對中醫(yī)藥文化的敬畏之心,深入青山綠水間探尋獨具地方特色的中藥資源,以及中藥的采集和鑒別技術。同時,他們參與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宣傳、產業(yè)振興工作,讓傳承與創(chuàng)新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
未知與探索并行吃苦和樂趣同在
科考中,同學們親手觸摸到教材上出現的珍貴中藥材。他們通過將不同地區(qū)藥材進行對比,對野生藥材的生長環(huán)境和生長周期的觀察,學會評估藥材的可持續(xù)利用性。這些經歷也使大家更理解所學專業(yè)的實用性和重要性。
一路上,山高水遠、工作量大、水土不服等難題都考驗著這群年輕人。但對未知的探索,永遠是苦樂并存的。
在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科考期間,指導教師楊青山說:“看,這是藏柴胡,這里有一株窄竹葉柴胡,還有這個北柴胡,也需要采一下。”
有隊員說:“啊?又是柴胡,后面任務不輕松呀。”
藥物制劑專業(yè)的夏瑞同學介紹,柴胡作為一種解表散熱藥,在甘肅南部分布科屬較多,由于柴胡植株長得不高,適當剪裁后符合臺紙的大小,當時又正值花期,所以采集量大,回到住處進行壓制時,同學們要花費更多心力。
“如果當天哪一組被分到壓柴胡任務,一定會熬夜到很晚。柴胡標本縫制也是難題,為避免讓表面的小花重合到一起,我們得手上拿好幾根針,先慢慢把每一朵分隔開,再用手工膠一點點粘涂。”她回憶。
事實上,壓制是一項“等不了”的工作。為了確保標本的完整性和美觀性,植物采下的當晚,學生就要將其壓制成標本,否則就會蔫掉。而收集的種子也需立馬烘干保存。
85后青年骨干教師楊青山連續(xù)6屆擔任科考隊指導教師。他回憶,2023年8月,隊員們來到坐落于新疆準噶爾盆地西部邊陲的裕民縣,發(fā)現一片延綿起伏的山脈。這里的土質堅硬,里面摻雜許多石子,為大家的采挖過程增添困難。而就在這不被人留意的山麓,有著海罌粟、阿爾泰大黃、糙葉敗醬、黃花蒿、夏至草、蓬子菜等植物,它們頑強地在巖石縫隙中擠出生存的空間。
被這一情景觸動的楊青山實地開始講授:“大黃主要分為3種,首先是藥用大黃,其特點是葉子不裂或者淺裂,分布于低海拔地區(qū);接著是掌葉大黃,其葉片掌狀深裂,分布在2900米以下的山坡、溝谷;最后是唐古特大黃,葉裂最為顯著,分布在2800米以上的山坡、林緣及溝谷。可我們眼前這株健壯的大黃葉緣是波狀而不分裂的,并不屬于這3種,它是主要分布于新疆的阿爾泰大黃……”
第五屆隊員、中藥學專業(yè)的高心蕊至今記得,有天乘車行進途中,窗外一片戈壁灘,一棵棵矗立在沙漠之中的胡楊樹引起大家注意。當時,老師對車上的同學們說,要像胡楊一樣,即使在這樣的惡劣環(huán)境中,也能生根、發(fā)芽、繁衍,綻放生命。
隨后,她走在高溫的沙地上,干燥的天氣加上鼻炎讓她感覺喘不過氣,汗水浸濕衣服。她不禁思考,工作人員是如何在高溫下開展防風固沙工作的。“結束一天工作后,大家饑腸轆轆,吃著老師分發(fā)的馕,就著在野外采的野生韭菜,每個人都感覺很滿足、很開心。”
第五屆科考隊于2023年夏天深入新疆烏魯木齊、阿勒泰、吐魯番等地調研,行程超6000公里,采集藥用植物標本2000余份。
這成為該校中西醫(yī)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學生方文發(fā)求學路上的珍貴一幕。在蒼茫大地上尋訪藥材的他感慨,大家走進了課本中難以觸及的真實世界,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。“每一株草藥背后蘊藏的藥用價值,都在提醒同學們中藥學的廣博與深邃,加深大家對植物形態(tài)、藥用功效的理解。”
“遙遙花藺,在水一方。溯洄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”楊青山改寫《詩經》紀念那個場景——在阿勒泰地區(qū)吉木乃縣,為了采集優(yōu)質的植物標本,科考隊隊員手拉手,齊心協力采摘水坑中央的花藺。一旁,牛羊安靜地駐足,同學們也在沉默中共享藥植世界帶來的知識與智慧。
傾聽當地中藥產業(yè)的聲音解決實際問題
今年科考最后一站,科考隊隊員在定西市隴西縣云田鎮(zhèn)一處村莊欣喜地發(fā)現,黃土上也有小秦艽的身影。他們還偶遇了兩位勞作回來的村民。村民看到穿著統一迷彩服的學生們,好奇地問道:“你們是來軍訓的嗎?”
經過一番聊天,科考隊隊員得知,讓村民們欣慰的是,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,草木生長漸漸讓這片黃土地擁有更多綠色。同學們也了解了當地的環(huán)境變化和產業(yè)特征,為更加因地制宜地進行科考鋪墊了知識。
感悟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是科考隊的重要任務之一。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勞作,了解鄉(xiāng)村產業(yè)現狀與困境,為當地農民提供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咨詢。同時,探索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(fā)利用,為科研創(chuàng)新和社會服務提供支撐。還有同學針對“AI助力中醫(yī)藥產業(yè)發(fā)展”課題展開實地研究。
高心蕊回憶,團隊曾來到新疆皮山縣雪菊之鄉(xiāng)——克里陽鄉(xiāng)中藥材栽培基地,參觀雪菊原料加工、晾曬生產過程。高寒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造就了雪菊的特殊品質。但藥農們反映,雪菊地里出現了草害,一種藤類植物傷害了雪菊植株,導致雪菊減產。
現場,楊青山帶同學們判斷這是寄生植物菟絲子,他們科普了治理和采摘方案,藥農們很激動,孩子們更是圍著科考隊的車輛表達感謝和不舍。
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團委書記彭程介紹,科考中,師生還參與文化活動,了解不同民族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;結合產業(yè)發(fā)展和進程,錄制“民族團結”主題微團課,參觀紅色地標場景。而這些,都是理論與現實結合的思政教育最生動的體現。
堅持便不懼遠山這是一次精神洗禮
在今年的科考日記里,應用心理學專業(yè)的李秀生同學寫道:“從海拔3600米的孟日神山出發(fā),我用鏡頭記錄隊友們挖掘草藥的身影、老師講解知識的聲音、沿途的紅色故事,大家一步一步走出我們的‘長征之路’。”
在他看來,科考是知識的旅途,更是打磨精神的探索。“一株株本草生于高山之巔,長于陡峭崖壁。而同學們團結合作、克服困難,用最簡單的工具帶回珍貴的本草,這是觸動心靈的感受。”
第六屆科考隊隊長、2023級中藥學專業(yè)的王海露感慨,活動強調團隊合作和集體榮譽,通過與不同專業(yè)的隊友交流,他學會了尊重他人和包容差異。他覺得,考察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,都讓大家更加堅定追求夢想的信念。
時至今日,那段美好的科考時光會被第四屆科考隊后勤組隊員岳鑫時常想起,科考帶給他的精神財富伴隨著他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。“只有通過相互支持與配合,才能更好地克服野外遇到的突發(fā)困難,更好地掌握中藥材的生長規(guī)律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”
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,科考隊有特殊的選人流程——白天練體能晚上學技能,進行長達一個月的長跑拉練,為登山采藥做準備。“大家都想加入,還要進行負重訓練,只為體會科考的奧妙和中醫(yī)藥的神秘。”
科考隊帶隊教師、藥學院團委副書記聶欣悅感慨,科考經歷對于學生而言,是一種精神升華。山高水長,發(fā)現成果的幾率從不是百分之百,朝朝暮暮積累才能完成目標。但堅持便不懼遠山。一次又一次彎腰垂首撥弄雜草,收獲便在轉瞬之間。
一路上,她見證了學生們一起在暴雨中奔跑,寧愿自己淋濕也會將標本和相機放在包里抱住;一起在簡陋的亭子中避雨,引吭高歌振奮士氣;一起迎接朝陽,咬牙堅持爬上山頂后振臂高呼;踩著對方的肩膀爬上峭壁只為摘取一株植物……
今年8月13日,甘肅科考之旅收官,但隊員們覺得一切尚未結束,他們制作的短視頻和科普圖文的傳播仍然“火熱”。聶欣悅表示:“有人在科考中發(fā)現了新藥材,雖然從研發(fā)到正式上市需要很久,但探索、發(fā)現、創(chuàng)新是必要的……對于這些孩子們而言,成果正慢慢‘生長’。”
2020屆中藥學畢業(yè)生王光輝于2018年參加該校首屆科考隊,他目前在一家知名藥企工作,又回到曾經科考時所在的大別山區(qū)金寨縣、霍山縣,建設中藥材天麻基地。提前了解當地中藥材資源、風土人情,為他如今工作提供了知識儲備和科學方法。
“年輕時的科考夢像一顆扎根心靈深處的種子,默默生根發(fā)芽。畢業(yè)時,學生們思考如何助力鄉(xiāng)村經濟發(fā)展、醫(yī)療保健、生態(tài)保護;工作以后,大家走入基層傳承中醫(yī)藥文化。在這些時刻,‘崇尚科學,熱愛自然’的科考誓言會變得具象化。”他說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環(huán)球傳媒網 - 環(huán)球資訊網 - 環(huán)球生活門戶"或電頭為"環(huán)球傳媒網 - 環(huán)球資訊網 - 環(huán)球生活門戶"的稿件,均為環(huán)球傳媒網 - 環(huán)球資訊網 - 環(huán)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環(huán)球傳媒網 - 環(huán)球資訊網 - 環(huán)球生活門戶",并保留"環(huán)球傳媒網 - 環(huán)球資訊網 - 環(huán)球生活門戶"的電頭。
- 這支大學生科考隊:跨山河 采“百草”2024-10-28
- 強化民政業(yè)務培訓 提升為民服務能力——駐2024-10-28
- 駐馬店市驛城區(qū)諸市鎮(zhèn):親子研學進農場 快2024-10-28
- 新野縣王集鎮(zhèn):扎實開展年度算賬 筑牢防2024-10-28
- 南陽市臥龍區(qū)法院:為民解“薪”愁,我們一2024-10-28
- 內鄉(xiāng)縣瓦亭初中:在實踐中歷練 在體驗中成2024-10-28
- 公募ETF規(guī)模大爆發(fā) “類舉牌”問題引發(fā)關注2024-10-28
- 業(yè)績高增股受青睞 外資和明星基金經理搶籌2024-10-28
- 央行一周凈投放超萬億 四季度流動性將保持2024-10-28
- 職工醫(yī)保個人賬戶可為近親屬代繳居民醫(yī)保費2024-10-28
- 賞一城丹桂 品一城馨香2024-10-28
- 在家里怎么做披薩?披薩的英語怎么讀?2024-10-28
- 平臺互聯互通需持續(xù)發(fā)力2024-10-28
- 安徽省今年已投入糧食生產資金434.7億元 2024-10-28
- 低空經濟離不開算力支撐2024-10-28
- 問界汽車成為中國國家藝術體操隊官方合作伙2024-10-28
- 南陽市臥龍區(qū)法院組織召開第二十六屆理論研2024-10-28
- 乘聯會:10月份乘用車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將超2024-10-28
- 渝鄂兩地共建長江游輪旅游高質量發(fā)展新格局2024-10-28
- 雨水節(jié)氣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?霜降節(jié)氣的含2024-10-28
- 第五屆漢豐湖“水上歡樂季”啟動2024-10-28
- 衣服染色怎么洗掉?衣服染色不均勻怎么補救2024-10-28
- 駐馬店市驛城區(qū)老街街道:黨建引領促健康 2024-10-28
- 突破,量產!透過“熱詞”看2024年棉花采收2024-10-28
- 乳腺癌防治月:你關心的乳腺癌防治問題看這2024-10-28
-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完成最后一次全區(qū)合練 2024-10-28
- 業(yè)界專家學者齊聚重慶 共話人工智能賦能未2024-10-28
- 重慶市璧山區(qū)正則中學全面整治群眾身邊不正2024-10-28
- ?西平縣人民法院譚店法庭基層家事調解忙2024-10-28
-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探索“數實2024-10-28
- 強化民政業(yè)務培訓 提升為民服務能力——駐馬店市驛城區(qū)水屯鎮(zhèn)組織開展民政政策專題培訓會
- 主持人杜海濤成“超級大辣片”形象代言人
- 數說“新”變化丨增速位列全國首位!前三季度新疆外貿同比增長29%
- (經濟觀察)中國存量房貸利率批量調整落地 助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(wěn)
- 香港教大舉辦系列分享會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
- 鄧州農商銀行:積極開展“敬老月”活動 做好養(yǎng)老金融大文章
- 2024江西省一刻鐘便民生活節(jié)啟幕 推進一刻鐘便民圈建設
- 蘭州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“實驗田”
- 19.4%!泉州全社會研發(fā)投入增幅居福建省首位
- 鄧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區(qū)唱響鄉(xiāng)村文化振興交響樂